这是一个最平凡的创业故事。情节中有艰难的起步,小心翼翼的尝试;一念之误跌入低谷,痛定思痛重出江湖。面对记者的采访,吴绍林感慨万千———我曾为自己的贫穷而流泪,但我没有自卑,我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财富,改变人生。
在很多人眼里,刚过而立之年的吴绍林不过是一个靠偶然的机遇发家的农民,可在他成功的背后,那些命运多舛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从18岁用150元承包村面粉厂起家,1年后,赚取的第一桶金由于一个细节的失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之后,他干过铁矿工,下井挖过煤炭……十年后,他靠着农民特有的勤劳和商人敏锐的眼光,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奇迹般地将一个濒临破产的村办煤矿办成了年产值一千多万元,利润数百万元的大企业。
命运之神垂青“有心人”
吴绍林前期的创业经历可以用"激情总是在燃烧,失败总是常相伴"来形容。
18岁独自承包村办面粉厂,19岁开始闯荡江湖,贩过药材、干过铁矿工、学过电工、下井挖过煤炭……
32岁冲破层层阻力承包濒临破产的村办煤矿,2年后即拥有百万身家……34岁的吴绍林,有着让人艳羡的青春。
上天没有让吴绍林拥有与生俱来的聪慧和财富,却磨炼了他"强壮"的斗志。出生在福田镇大山深处的吴绍林的童年是灰色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由于生活拮据,初中毕业后,家里再也拿不出钱让吴绍林读书,年仅15岁的吴绍林便扛起与他一样高的锄头成了家里的主劳力。过了一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后,心有不甘的吴绍林感觉到要改变家里的窘境必须走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的桎梏。17岁这年,吴绍林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几个同村的药贩子一起来到湖北的神龙架林区偷挖药材,没想到来到神龙架的第二天,当地的森林警察便将他们请进了派出所,令吴绍林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不平凡的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业埋下了伏笔,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
朋友相助成创业根基
在与吴绍林的交谈中,神龙架林区派出所的一名姓陈的警察见吴绍林年纪轻轻谈吐不凡,便将其请到家中为自己刚上小学的儿子辅导功课,二个月后,当吴绍林离开陈姓警察的家时,已与吴绍林结成忘年之交的陈警察一边将给吴绍林买的新衣服向袋子里装,一边拿出600元钱交给吴绍林,嘱咐他回家后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带着陈家的热情和希望从神龙架回到家里,吴绍林拒绝了父亲要将600元钱拿去买耕牛的要求,他揣着这600元钱到县上一所中专学校报名参加了企业管理和电工学习,1990年,吴绍林踌躇满志地回到家里,18岁的他此时便谋划着自己办企业,可苦于没有本钱,吴绍林便向在县城学习时结识的一位朋友借了150元承包了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村办面粉厂,一年后,面粉厂开始获利,虽然只有300多元钱,但这毕竟是吴绍林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当大家以为吴绍林要在面粉厂大展拳脚时,没想到,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吴绍林却作出了一个令家人和朋友十分意外的决定:将面粉厂转包出去,自己改行与朋友一道贩运药材。可吴绍林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次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让自己在创业的路上"颠簸"了十余年,回首离开面粉厂后的经历,吴绍林这样总结自己:"不识水性莽撞下水,就有可能被水淹死。"
思路困顿令羽翼难展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最初的一桶金并不难挣,难的是把它变成一座金山,并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这座金山带来的好处。"吴绍林对于创业的艰辛有自己的理解,谈起过去,吴绍林认为:从大山深处走出去,使他有了全新的收获。
19岁那年,离开面粉厂后,吴绍林便筹钱与几个朋友一道干起了贩运药材的行当,可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一年下来,吴绍林便将借来的8000多元钱蚀得精光,此时的吴绍林已从当日的雄心勃勃陷入了迷茫之中,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不甘平庸的吴绍林决定外出镀金———学习别人做生意的经验和企业的管理方法。1992年,在熟人的介绍下,吴绍林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河北一家大型铁矿厂作了一名矿工,没想到这里成了他创业的新起点,从力工、电工到井下管理人员,虽然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月收入也不过几百元,除去日常消费已所剩无几,但吴绍林非常高兴,终归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升",为了能取到"真经",他不怕挨累,流血、流汗。"只要城里人能接纳我,老板能信任我,多干点活,我不怕,只要能学到真本事。"吴绍林"贪心"地在铁矿厂学着"知识与经验"。
铁矿厂的机会让吴绍林坚定了作老板的野心。吴绍林深切地认识到:要走出自己在创业中遭受的"屡战屡败"的桎梏,必须坚定信心,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为今后自己当老板作好"软件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绍林的诚实、勤奋好学得到了铁矿厂领导的赏识,他被委以重任,半年后,吴绍林被提拔为矿工队长,之后的一年时间,吴绍林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各种井下管理知识,1993年底,吴绍林带着铁矿厂管理经验和技术回到阔别2年的家,此时正是家乡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矿井下管理人员奇缺的时候,到家的第三天,吴绍林便被聘任为福田镇国营煤矿井下技术指导,这一干就是6年,1999年,已是技术骨干的吴绍林被派去负责掘进新矿,在这期间,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 2004年,已在国营煤矿干了11年的吴绍林感觉已积聚了自己办企业的实力,便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待遇丰厚的国营煤矿副厂长的职务。
一技傍身促创业成功
2004年9月,吴绍林一人承包了村里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煤矿,从承包的第一天开始,吴绍林便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术对煤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机电的安装到井下的安全,从煤炭的质量到外围的销售……吴绍林连一个细小的环节也不放过,那段时间,为了让煤矿早日扭亏为盈,吴绍林瘦掉了10多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月的打拼,村办煤矿开始赢利,从此,吴绍林一发而不可收,2005年,吴绍林承包的煤矿被评为巫山县"五强"先进企业。
赚钱不忘回报众乡亲
吃水不忘井,取木不忘根。自己富了,只不过是棵树,更多人富了才是"葱茏一片绿"。为了那片绿,吴绍林愿意当"领头羊"。吴绍林说:富要思源。我虽小有成就,却离不开家乡父老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我应该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做一点贡献。承包煤矿赚了钱,吴绍林没有忘记生养他的家乡,没有忘记淳朴厚道的家乡父老,承包煤矿仅一年多时间,已有300多福田的"父老乡亲"到吴绍林的煤矿打工,平均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一年多时间,吴绍林就拿出了数十万元为家乡修路铺桥,为因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的乡民捐款修建新房;给五保户买米送钱……
2005年年初,吴绍林获知老家莲花村5社因山体滑坡造成40多户乡亲须搬迁房屋的消息后,毅然拿出了15万元补贴乡亲修建新房。
同年,一叫陈孝力的同村村民去世,吴绍林知道其家中贫困,于是当天就给陈家送去了1000元现金和一车煤炭。年底,吴绍林花5000多元给全村50多名老党员每人订做一双皮鞋……2005年8月,在巫山党校学习的吴绍林将全村11个在县城读书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到一起"改善生活",他在给每个学生赠送100元零用钱的同时,告诉陔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
无论是10多年前开始创业,还是如今重整羽翼,吴绍林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不为人知的艰辛,"如果你不能创造历史,你就会成为历史。"吴绍林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经历。
吴绍林的创业之路,与其说是走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拼出来的。
16年弹指一挥间,但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16年?通过16年的打拼,吴绍林收获了成功与事业上的辉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吴绍林仍然富而思进。
孔子说:"夫水者,万折而必东,似志"。创业就要有"必东"的志气。"这是吴绍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面对贫穷,面对挫折,面对命运的劫难,是停下来唏嘘慨叹,抱怨、懊恼、责骂、自暴自弃平庸度过一生,还是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直到成功随之而至?吴绍林用他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人生的路很长,可是脚比路长,所以,我对朋友们说: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放弃"。离开时,吴绍林的一句话让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三峡都市报记者 李自安 黄玉保